假面的告白 (三島由紀夫)
《假面的告白》為三島由紀夫的第一本半自傳性小說,該書出版後,即轟動日本文壇、廣受評論家好評,被川端康成譽為「1950年代的希望」,確立其新進作家的地位。
書中對於愛與性慾;美與死亡;肉體崇拜與鮮血;病態軟弱與陽剛的極致臨摹,不僅描繪了三島心中的浪漫美學源頭,展現存在於三島性格中的衝突與矛盾,也貫穿了三島文學的創作始終。《假面的告白》不僅是他最重要的自白,也是其美學核心,更揭開二十世紀文學史的新篇章。
在書中,主人翁希望找到自己對死亡偏好的根源,後來他找到的是他的同性戀傾向。同性戀題材挑戰了當時日本傳統社會風氣,成為當時文壇的熱門話題。
「在別人眼中覺得我演戲,對我而言卻是想要回歸真實本質的表現,而看在別人眼中覺得是自然的我,反而才是我在演戲。」
在這本半自傳的長篇裏,三島並沒有把假面自覺當作假面,他只是對喬裝產生興趣,因而陷入表演的欲望,「純粹的我」與「演戲所喬裝的我」交錯;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作者不得不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,此書正是一座青春情慾的紀念碑。
作者簡介
三島由紀夫(1925-1970),本名平岡公威,自幼身體孱弱,在祖母的溺愛下成長,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,任職於日本的大藏省,隔年為了要專心從事寫作而離職。在川端康成的引介下,三島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,創作不斷,成為日本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,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。
三島除了小說、散文與詩詞等文學創作外,也寫了許多優秀的劇本,致力於日本古典戲劇能樂和歌舞伎的現代化。1970年三島完成《豐饒之海》四部曲後,夥同他人前往自衛隊總部挾持總監,發表《憂國》萬言書未果,於是在11月25日選擇以切腹的方式自裁。三島一生寫了40部小說、18部劇本與20篇短篇小說,主要著作有《假面的告白》、《金閣寺》、《禁色》、《美德的徘徊》、《豐饒之海四部曲》、《近代能樂集》與《愛的飢渴》等。